早說過,差不多跟囝囝的契爺每年飯聚都會造訪至少一次,烤鴨可以話是鎮店之寶,非食不可,但相反小菜類別就有點強差人意。
不過近月再來,水準似乎一次比一次好,難怪就算是閒日的中午時段,依然座無虛席,客人甚至要在室外位置用餐。
今次一反常態,摒棄了令人垂涎三尺的烤鴨,一於主攻傳統京式菜色。
京點
京蔥牛肉燴烤饃
帶來很傳統的風味,牛肉仍保留了應有的羶香與及蔥香,吃起來充滿了嚼口,肉汁不會過多,輕盈地沾在饃餅上,而饃餅軟熟可口,一剛一柔的組口,滿有層次感。
湯羹
松露菌蟹肉冬茸羹
是蟹肉燴冬茸的變化版,松露片的幽香處著空氣四溢,每舀一湯匙都有蟹肉,冬茸推得夠滑,只勾了薄薄的一層芡汁,十分討好,加點胡椒粉就更加惹味。
主菜
風味椒鹽鮮魷
雖然不是京菜,但席間有飯友想食,如果有水準,當然要試試,果然炸漿夠薄,輕輕的沾在鮮魷片上,又有椒香味,老實說,真是想來杯啤酒下菜。
紅糟蒜香鎮江骨
很奇怪,近月都經常都會遇上用紅糟的菜色,無疑在色澤及香氣上,都添上了一份自然的風味,用上腩排的鎮江骨煮得非常入味,肉位帶筋膜或脂肪部位肉味澎湃,好吃就是這麼簡單的形容詞。
蔥油南瓜淋莧菜
南瓜入饌毫不出奇,但要在菜色中找到磨合點,卻是廚師的功力所在,南瓜用蔥油煮至入味,質感又不至於過稔,保留了蒜香,莧菜放棄了老朋友金銀蛋而另結新歡,兩者味道卻又合拍,不期然吃多了。
刴椒龍躉腩蒸腸粉
相信是整餐飯的亮點,先說墊底的腸粉,是餐廳的自家出品,毫無懷疑的誠意度,因為要連同龍躉肉一齊蒸,很容易令腸粉吸收太多水份而散晒,然而,腸粉依舊保留了應有的質感,不單滑溜,又有米香,水準超高,反而龍躉肉略為過了火,如果再狠一點,選用星班片,相信效果會更上一層樓。
甜品
個人認為,沙田18的中式甜品,質素及款式上,在香港必定是三甲之內,當然要留肚試試。
子薑雪葩
賣相簡單,插上了一片風乾了的子薑片,絲毫沒有負累的感覺,而且氣味清新芳香,畢竟京菜都是味道偏重的,此刻用雪葩來清洗味蕾,也未免太奢華了。
番茄薯仔軟蛋糕
其實在吃第一口時,真是有種在品嚐番茄薯仔湯的感覺,但軟綿綿的很實在,置面的Sun-dried
Tomato,口感同樣清新,整體甜而不膩,很創新的一道甜品。
椰子花生甜醬雪糕
在平凡不過的椰子雪糕上,加添了無限創意,甜品師傅在日常生活中汲取養份,把街頭常吃的花生醬及甜醬,融入雪糕之內,有趣又美味。
黑胡椒香蕉卷配橙酒吉士醬
外層炸得酥脆,餡料的香蕉味似乎給味道更強烈的黑胡椒蓋過了,也許在份量的控制上,可以作出適當的調整。
每次品嚐餐廳的甜品,總是帶來無盡驚喜,此刻在想,下次造訪,大廚又會帶給我什麼的體驗?
電話 : 37237932
味道 : 5 環境 : 5 服務 : 5 衛生 : 5 抵食 : 4 位置 : 4
如果喜歡這篇文章,請在我的專頁上剔"LIKE",當是給我小小的鼓勵吧!謝謝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