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

想了又想,等了又等~~~射雕英雄宴 (中環)

不知多少個晚上,抱著那漸黃的舊版金庸,幻想著當中的情節,巴不得跟黃蓉浪盪天涯,細味蓉兒的美饌,魂牽夢縈,按捺不住的心,總是在天邊一角,踫不得,看不到.

Picture

年前,首逢二十四橋明月夜,再度將沉睡的心喚醒,只是在茫茫人海中,尋覓那知音人,雖未至於曲高和寡,但總感到一絲寂寞.

然而積存於心的一度火,始終未有熄滅,靜待著燃燒的一刻,在近半載的日子中,幾番起落,心情迥異,有如站在過山車上,思潮起伏,冷暖自知.

皇天不負有心人,途中雖經幾番波折,美夢終有成真的一天.

Picture

輕輕拿起菜單,細閱熟悉的字句,能有所不期望嗎?

Picture

說是射雕英雄傳,當然要有豪邁一點的外號,英雄豪傑嚮叮噹果然絕不留手,外圍是脆漿包裹的酥炸生蠔,不單沒半點火水味,外脆肉軟的口感,而嚮螺片夠大片,略微拖油,已帶出螺肉的原味,加上罝底的菜心,全是選取最嫩綠鮮甜的一段,令人回味.

PicturePicture

聽說要入鏞記,必先學炒桂花翅,就連甘先生亦懂的手藝,化成矯若游龍擲金針,蛋漿要掛在魚翅及銀芽上,蛋汁要嫩,而銀芽要爽鮮而不出水,龍蝦肉拆絲增添咬口及食味,對火喉的掌握及拋鑊的功夫,真的有如一位武林高手,絲毫不能出錯.檯上一分鐘,檯下十年功,廚房是另一個練功房,鏞記看來就是少林寺.

PicturePicture

一個鮮香無比的燉湯, ,鴛鴦織就欲雙飛,用鷓鴣及野菇加上上肉清燉,在鮮甜的清湯中,隱約滲出一絲菇類的芳香,大概是在幾款濃重的菜餚中,清清味蕾.

Picture

PicturePicturePicturePicturePicture

將桃花島上的風光,用一句玉笛誰家聽落梅而帶出意境,中間位置是煙熏過的鵪鶉蛋,中圍是金錢雞,外圍是用鵝腸包裹的豬肉絲,豬耳及兔肉條,買相別緻,煙熏味在空氣中跌宕,徐徐散發出一種邪惡的誘人魅力,論味道,金錢雞確實欠一份酒香,鵝肝少了黃沙膶的粉嫩,但多了一分鵝油的甘香,鵝腸札肉質結實,有嚼勁,煙熏味在口腔內凝聚,多美好的一刻.

PicturePicturePicture

二十四橋明月夜……久違了!此刻再度相逢,艷光不減,把火腿皮揭開,咸香味即時四溢,而二十四顆混圓的豆腐粒,嬌嫩柔弱像二十四位女孩子,安靜地佇立,用湯匙溫柔地搯起,每顆豆腐已化身成金華火腿,咸香味已滲透入豆腐之內,吹彈得破,有如中式份子料理,內外兼備,形神俱佳.

PicturePicturePicturePicture

色澤亮麗的還有歲寒三友聚一堂,「松」是松子,「竹」是竹筍,「梅」是蟹黃,蘭度芥花後,取最爽甜的一小段,竹筍之上,灑滿了艷麗的蟹黃,就如梅花在寒冬中盛放,美不勝收,難以下箸,深怕破壞了這優雅的意境.

PicturePicture

甘先生的家傳絕活燒鵝,冠上天鵝飛臨白玉柱這個外號,鵝肉鬆化味濃,時近深秋,正是鵝肥肉嫩的時節,鏞記燒鵝以肉汁取勝,只是高湯瀨粉稍遲上檯,鵝件已消失過半,反而對碟底的精華所在……鵝油,心存大慾,另行加配幼麵伴食,厚厚的麵團蓋在鵝身,就像是平白披上一件外套,鵝油的甘香肉味,全都掛在麵條上,連以往經常踫到的鹼水味,今天都不復見,令人不禁食指大動.

PicturePicturePicturePicturePicture

一個澎湃的外號,北丐降龍十八掌在故事中縱橫宇內,打遍天下,今天轉化成豬腳薑,卻是霸氣盪然無存,薑醋未免過於稀輕,豬仔腳只餘下皮囊,筋膜位更是韌得過份,想不到整個結合都給這道菜弄糟了.

PicturePicture

最後押上一份令人眩目的菜色,桃花島上白花開彷彿是一個場景組合,色彩班爛,現實與虛擬錯落,牡丹酥跟菊花酥擺放在湖岸兩旁,湖水是加了色的大菜糕,岸邊濕泥竟然是麵包,造型獨特,加上桃花枝點綴,維妙維肖,令人有如置身島上.牡丹酥分開四瓣,層次分明,絲毫未有脫落,亮麗可人,菊花酥賣相奇趣,手功精巧,令人真的不忍破壞這道菜.

PicturePicturePicturePicture

雖然未能會一會駝山西毒五蛇羹,碧海潮生曲又或是九花玉露液,但積壓於心的點滴思念,終於得到釋放,實在有賴食友的信任與支持,自己會銘記在心,盛宴都總有落幕的一刻,然而,我深信查老先生的作品,一定會流傳後世,俏黃蓉只會在不同的時空出現…………..!

P.S : 服務一欄好得沒話說,就連另加銀絲麵,都怕放得過時會產生鹼水味,特意走進廚房,熱氣騰騰的帶回,要另說一聲謝謝.衛生要扣分,是因為廂房內有蒼蠅在桌上飛舞.

地址 : 中環威靈頓街32-40號

電話 : 2522 1624

味道 : 4.5  

環境 : 5  

服務 : 5  

衛生 : 4  

抵食 : 4

地點 : 5

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

烤肉混戰紀~~~~盛八

面對近年有如雨後春筍的日式烤肉店,盛八亦不甘示弱,開始進駐深圳,而且更在大漁鐡板樓上開業,擺下陣勢,明搶對方客源.

只不過,開舖時間由十一時半起,似乎遲了點,其實深圳人都是較早午膳,改善一下,大家都有好處.

弓身走進還未營業的店內,只聽到店長在訓話,好一貫日式食肆的手法,對於平白冒出的不速之客,亦有禮地請出店外,不失大體的處理,應該是訓練有素.

所謂早起雀仔有得食,一個人都安排卡座,有私人空間又夠寧靜,印象分即時加多兩剔.

PicturePicturePicture

翻開厚重的菜牌,種類固之然夠多,但部份只在晚上提供,看來都是深圳食肆慣常的做法.

一如既往,先來一杯只得半份的橙汁稍息一下,為跟著的大戰作準備,環顧四周,已開始陸續有客人就坐.

Picture

就像天使灣或是德川,既有鐡板燒,亦有刺身提供,四色刺身八爪魚,吞拿魚,北寄貝及金目鯛刺身,不單在賣相上比前兩者認真得多,至少置底的冰塊並未溶化,其次食落又沒有討厭的雪味,肉質雖凍,但無結冰的口感,件頭雖細,已是意料中事,開始已經令人滿意.

Picture

如果全程食肉未免太單調,松露油熏豚金菇鐡板燒事先放在一小塊鐡板上,混入少許松露油,及煙肉粒,然後再整碟放在鐡板上烤,雖然油份似乎多了點,但食落好香又惹味.

PicturePicture

之後是食肉獸之旅正式開動,燒汁牛肋骨肉及果味牛肋骨肉雙併上,醃得夠入味,燒汁雖夠香口,但反而不及果味帶少許果甜,令人食落不至於太膩.

Picture

有機野菌海鰻亦是用鐡板上,鰻魚塗上少許燒汁,肉質細緻鮮嫩,好味,而野菌說是有機貨,信一成都死,不過有嚼勁,又幾對胃口.

Picture

牛舌選上鹽燒,只是太薄身,雖然快熟,可是肉味毫不特出,對於牛舌情有獨鐘的我,未免有點失望.

Picture

到了壺漬類,只得兩款選擇,就毫不考慮,通通拿下,反正我不相信有太多件數,阿波尾雞壺漬及極黑豚肉,說是壺漬,只是求其用一小器皿盛放,橫看豎看,都不像一個壺,而每份都有兩三片南瓜及洋蔥,其實兩者醃味差不多,分別只在於肉質,雞肉有點鬆散,油份不高,而黑豚肉反而肉味香濃,此時此刻,竟然想來一碗白飯伴食.

PicturePicture

海鮮類接力而上,當然少不了帶子,魷魚鬚及魷魚筒,可能單用烤灸處理食物,實在乏味,帶子加入少許香草及牛油,増加香味及令肉質更加嫩滑,魷魚鬚太幼身,有部份更會在鐡板空隙中掉落火中,而且太乾身,下次大可不理,魷魚筒亦不見得高質,就算醃過亦不見得吸引.再來一份中蝦及花蛤,中蝦事先用鹽醃過,反而效果不錯,有鹽燒的口感,而花蛤燒至彈開口,帶少許海水咸味,肉質又鮮嫩飽滿,與平常用炒或焯熟是兩種不同風味.

PicturePicture

本以為北海道極上黑豚腸是內臟,但竟然是肉腸一條,看賣相完全估不到,而事實上食味跟普通肉腸稍濃,又比較煙韌,但興趣不大.

Picture

伊達赤豚選用柚子胡椒去醃,目的是想口感清新點,但效果不大,肉味算香,可惜之前食肉太多,已漸漸覺得有點膩.

Picture

和風煮帆立貝真的差勁,醬汁根本滲不了肉內,而且肉質稍遜,翻食意慾不強.

Picture

此時此刻都填滿肚子七八成,狠下了心,再來一份牛腸,可是實在太韌,怎咬也咬不開,加上羶味可謂列入殿堂級,一件也吃不了.

Picture

貪得意要了碗小樽蟹肉魚翅湯,不論望見或是食味都得啖笑,蟹肉是蟹柳絲,加入金菇及牙簡翅,水汪汪的,可說是一碗味精湯.

肉類太多,來一份粟米烤烤,只是粟米件望就漂亮,食就毫無味道,米粒又硬,不吃也罷!

Picture

到最後當然要用雪糕作終結,綠茶,朱古力藍莓乳酪及原味乳酪三種,以自已是雪糕迷而言,可說是完全不收貨,味道怪怪的,帶點藥水的味道,真是未食已火滾.

Picture

午餐人民幣一百二十八圓,不貴,而且四周環境不錯,服務員全程跟足,偶爾有漏單情況,未算嚴重,肉類醃味比海鮮出色,相信更受食肉獸的歡迎.

而飲品可說是同類店中最夠凍及好飲,比多一剔.

地址 : 羅湖國貿人民南路佳寧娜廣場三樓

電話 : (0755) 8983 4323
味道 : 4  

環境 : 4  

服務 : 4  

衛生 : 4  

抵食 : 4

地點 : 5